認知階段

認知自我可由這幾個角度來瞭解自己, 一個人能不能做好一件事或事半功倍地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 往往也取決這五個角度

性格

性格是指由人對客觀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穩定傾向. 據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 G. Jung)的觀點, 性格是一生不變的. 這個社會上普遍認為外向, 理性且有目標感的人是理想中的成功人士. 但世界上最大的研究性格的機構統計, 每一種性格的人在社會中出人頭地的比例也大同小異. 重點是只要能夠瞭解自己的性格特徵, 適當調整自己的腳步及做事的方法, 利用自己性格中的優勢去做適合自己的事, 就會事半功倍了. 若是錯誤的認知及誤用自己性格的弱勢, 辛苦地奮鬥, 結果只會差強人意.

智商

首先是智商(IQ), 智商是衡量人的智力高低的指標, 也可以代表一個人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包括記憶, 觀察, 思維, 推理, 想像等. 一般人大約在20歲之前, 智商可以達到最高峰. 大家都想用各種方法提高自己或小孩的智商, 然而根據統計, 成功人士的智商都屬於一般. 換句話說, 智商和成功沒有絶對的關係.

情商 (EQ)

第三就是情商(EQ), 美國公佈了一份權威調查, 顯示了美國近20年來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僅在中等, 而情商卻很高.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 一個人是否能取得成功, 智商只有20%的決定作用, 其餘的80%來自其他因素, 最關鍵的是情感智慧, 亦稱情商. 有人說, 一個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會計師, 但只有智商和情商均佳者, 才能成為企業的高級主管. 現代資訊時代, 經濟為主, 與人交往的能力已經比你的技術能力更為重要了.

興趣

第四是興趣, 這一點也是很多人忽視的部分, 因為興趣常常被當成休閒娛樂或者是退休後的生活. 當今社會, 上班族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情緒壓力的問題也是造成人類健康的主要原因. 試想一下, 若人們每天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那壓力問題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 就好像人們都讚歎愛迪生經歷了成百上千的失敗, 終於發明了電燈的驚人毅力時, 愛迪生一笑而過的說 “我每天只是專注在找可以發光的適當材料而已, 根本沒有所謂的極大的痛苦. ”這也猶如很多孩子沈迷玩網路遊戲, 每次的通關不是痛苦的奮鬥, 而是興奮的挑戰! 如果我們能準確地認知到自己真正的興趣, 我們就有機會把興趣和工作相結合. 自己做得開心, 老闆滿意, 口袋也滿滿, 何樂而不為?

價值觀

最後是價值觀, 隱藏得最深, 也最不容易察覺. 何謂價值觀呢?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判斷是非黑白的信念體系, 它決定了什麼事情對我們重要, 我們怎麼分配我們的時間、金錢或資源. 我們一切的行為都在於實現我們的價值觀, 否則就會覺得做事缺乏動力或人生沒有意義. 從我們所穿的衣服、所開的車子和所住的房子, 到教養孩子的方式, 這一切的一切都受到價值觀的左右. 在這一階段, 我們分兩部份研究價值觀, 其一是Dr. Grave的價值等級, 另一個是決定我們原動力的價值優先順序.

通常我們瞭解一個人是透過他/她的外部語言與行為. 除非與一個人長期接觸, 並且不帶感情地客觀分析, 才有機會獲得比較精准的判斷. 在時間的限制下, 我們可以藉由幾套經過大量驗證, 得到國際公認的評測工具, 再加上有執照有經驗的諮詢師的分析解讀, 可以幫助我們對一個人的性格, 情商, 興趣, 價值觀等作出一個綜合精准的評判.

藉由瞭解自己, 也有機會瞭解別人, 瞭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瞭解很多衝突的起因, 很多痛苦的源頭. 但停留在怨天尤人, 或者“我就是這樣的人”, “他就是這副德行”的這種自暴自棄的狀態中, 或是“大不了這種人我再也不理了”的阿Q精神, 並不是我們要的.

認知並不是結束, 而是一個新的起點. 我們用什麼方法改善調整自己或與他人的關係, 以到達我們想要的結果, 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正是所謂看破不如突破. 然後我們就進入核心動力學的第二個階段: 調整.